平贝母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古代店铺规矩学徒,就要当着跑腿命操着保 [复制链接]

1#

古时候有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店铺,我一直很想知道这些老板、伙计和学徒之间有着什么规矩?经营店铺时需要遵守哪些商业上的“潜规则”?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,古代店堂里面的那些规矩。

店里面的“人员架构”

店堂里面的“从业人员”有老板、伙计和学徒。老板就是掌管资金财产的。有一些大老板不会直接参与经商业务,不过那种都属于很大的店铺,在传统的社会中,大多数的老板还是会亲自上阵,有时候还充当伙计的身份。

伙计,是老板请来的“业务人员”,有的商店还会尊称他们为先生,或管账或管销售业务,有的还负责对外联系和采购,吃月俸的。

学徒主要还是一些青年人,他们可能小小年纪就被领进店里学做生意,年轻没经验,地位很低。旧时候学徒进店还要找担保人,要有人引荐,并且进门要举行拜师仪式。最常见的就是带着香烛、礼品还有一份礼钱,然后跟着介绍人一起,到老板的家里、店里去拜师。

拜师也是有讲究的,摆上八仙桌,披上桌帏,点上香烛。老板坐在八仙桌上,徒弟跪在红毡毯上向老板叩三个响头。然后老板向徒弟叮嘱一番,“要好好上班,不要开小差”、“尊老爱幼、奉公守法”...

介绍人再把礼钱交给老板,一般情况下,老板会把这份礼钱客客气气的还回去,不是因为老板不爱财,而是因为收了钱就要摆酒席宴请介绍人、店里的伙计和其他学徒。所以精明的老板一般都是把礼钱还回去,这赔本的买卖可做不得。

学徒在店里面学艺,一般以三年为期,三年内老板只管饭,不发工钱。每个月发点剃头洗澡的零花钱,少的可伶,到了年底再发个“小红包”,就当是给学徒发了个“奖状”,不过红包的金额是随着待在店里的年龄满满增加的,这个时候可不是奖状了,而是“年终奖”了。

学徒的“悲惨生活”

学徒进店以后就开始学手艺了吗?想得美。刚开始的学徒基本就是个跑堂的,什么杂活累活都是他的,除了店里的事,甚至还要帮老板做家务?!买个菜、跑个腿、洗洗碗、抱孩子、倒夜壶......就是个免费的“保姆”。

吃饭的时候,学徒必须是最后一个动筷的,却又必须是第一个放下筷子的,中间还要随时起来帮老板和大先生们盛饭。所以当面学徒出身的人,吃饭必须贼快,手脚还要麻利。三年学徒期满,转为伙计,老板才开始发给他工钱。

别看学徒这么辛苦,但是依旧有被老板辞退的可能,为啥?有的学徒就是想偷懒,不勤快,天生内心躁动,老板一看这样的人就想辞退。

按规矩,老板若想要辞退学徒、伙计,得在约定俗成的几个节日里,通常是阴历正月初四“接路头”、端午、中秋和除夕夜,而平时是不允许辞退的。得知这个消息的我,真的是难以理解这种做法,明明这种节日是喜庆团圆的好日子,还非得这几个日期辞退,估计学徒、伙计们当天也是寝食难安,祈祷自己不被辞退。

不过让我觉得比较安慰的是,辞退的方式还是很委婉的。有时候老板在祭祀五路财神时会逐个叫店里伙计、学徒的名字,让他们依次上前叩拜。如果有人没有被叫到,那就表示他要卷铺盖走人了。

也有的老板会在节日聚餐的时候端上一碗鸡,或是一整条鱼,老板会故意把鸡头、鱼头对准某人,暗示辞退他。若是老板把鸡头、鱼头对准自己,在场的人都会松一口气,表示老板不会辞退任何人。

店铺各种各样的禁忌

店堂里面还有一些行为禁忌,谁要是违反了禁忌,俗信以为他就会遭受神灵的惩罚。比如:

店里的门槛是不可以踩踏的;

进门跨门槛,先要把长衫衣角拎起来;

任何人不可以坐在门槛上,习俗以为这是对门神、财神的尊敬;

算盘不可以随便拨弄,不可以反扣着,不可以把算盘坐在屁股下面;

账簿不可以横着放,不可以翻身放。

俗语:“账簿翻身,生意勿兴,算盘颠倒,勿进财宝”;

任何人不得敲击账桌面;

店铺的各种用具,必须按一定的规矩摆放,不可以乱扔乱放。

俗语:“秤横地,不吉利;脚踏秤,勿称心”。

学徒扫地也是有讲究的,只可以往里面扫,不能朝外扫,习俗以为朝里扫意味着招财进宝,朝外扫则是财富外流,十分忌讳;学徒挑水,水桶要满,水缸要满,俗语:“水满财满”。

这些禁忌其实许多包含着古老的巫术思想,现在大都不再延续,而有一种禁忌却一直延续到现在,那就是语言禁忌。

比如,猪舌头很好吃,只是这个“舌头”和“蚀头”(不吉利)谐音,所以大家就把猪舌头说成“门枪”,至于为啥是门枪,咱也不敢问。现在很多商家往往会把“门枪”写在他们的商品价格上。

还有一种语言习惯是出于人们求吉利的传统文化心理。比如肉店卖猪头会说成“卖利市(利润)”烧猪头说成“烧利市”。药铺在这方面也有这种求吉利的话语,而且讲究更多,年初总要进一点胖大海和大莲子这两味药材,寓意着“大发大利”;学徒进点,师傅总要他先学着捡万金枝、金银花、金斗这几味药材,你听听这名字都能听出是啥想法...

药铺伙计还会把一些药材改名成吉利话,比如连翘改成“和合”,红毛大戟改成“大吉”,贝母改成“元宝”,橘络改成“福禄”等等,连给病家送药都要说成“送补药”,这样病家听着也舒心,吃着更安心了。

这些都反映了古代人们的一种传统文化心理,发大财、平安健康,很真实的想法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